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,从小范围不明原因的肺炎感染者到逐渐攀升的感染人数,从1月23日武汉开始封城到全国各地都封村封路封小区,肆虐的疫情把物管行业推到了防疫的第一线。在全民居家防疫(隔离)的大环境下,物业管理企业首当其冲地承担起社会责任。从疫情开始,我们物业公司就在防控预案、员工管理、疫情宣传、出入管控、重点消杀、物资保障、配合隔离等方面紧急调度,架起社区和业主之间沟通的桥梁,有效融入了政府疫情防控的统一体系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。
这次疫情的严重程度很多人都始料未及,对许多行业也都将带来致命性的打击。灾难之后,各个行业肯定会重新洗牌。物业公司在艰难的抗疫之路后,也将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业定位和机会所在。
疫情到来,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,甚至是我们普通人,一时间无不捐款捐物,以各种形式投入抗击疫情的战役之中。我们物业公司也马上号召广大爱心企业和员工,组织捐款100万元,驰援武汉等疫情严重的地区。
很多朋友都说,我们是一个有爱心负责的企业。其实在我内心,我不认为这是献爱心,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和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。在社会灾难、公共危机之下,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种身份:中国人。不幸感染的患者有可能是我们的客户,邻居,朋友,亲人,我们是一个共同体,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。同样,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,对物业公司而言,公司与客户之间,公司和员工之间,也一样都息息相关。大灾面前,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。企业要想做大做强,一定要有大的格局和担当,而且也唯有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,我们才可以在国家危难时,挺身而出,有能力做的更多。所以企业的管理者要站的高一点,看的远一点,要明白没有大家,就不会有小家,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个企业带到更宽广的平台,让企业有更长远的发展。
疫情总会过去,我们的经营活动总要回归正常。尽管受这次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是餐饮,酒店旅游,影视娱乐,零售,交通运输,房地产及建筑等行业。但是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,各行各业早已互相渗透。倾巢之下,岂有完卵?
这次疫情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?疫情之后,该怎么开展我们的经营活动?有同事在内部讨论中审慎地建议我们是否调整一下今年的目标。以我在兴业源将近二十年的经营管理经验,我觉得外部环境的好坏都是相对的,对大家也都是公平的。即使外部环境好,企业也同样会面临大量意想不到的风险,当然,外部环境差,也并非就完全没有发展的机会。也就是说,风险和机会永远都在,关键是看我们能否及时地规避风险,抓住机会。
连创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日本“经营之圣”稻盛和夫曾说过:京瓷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曾遭遇过多次经济萧条,危机来时,他总是担心得睡不着觉。但结果是,每一回萧条之后,京瓷都会进一步发展壮大。所以他总结说“应该把萧条看做成长的机会”。
没错,我们现在遇到了我们这代人从来没遭遇过的灾难。其实,带领一个5000人的企业,即使是风调雨顺的好光景,我每天也都如履薄冰。面对疫情,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以更积极的心态来开展各项工作。大灾面前,我们全国各地的物业公司的员工,你们在特殊时期的敬业和坚守,使我们的企业经受住了一次别样的大考,在公众面前重塑了我们的企业形象,并且充分展示了我们物业人的使命担当,让业主和社会各界都重新认识到物业工作的价值,并且赢得了业主尊重和赞扬。这些日子,尽管疫情的阴霾仍没有散去,我们的工作还很艰巨,但是,我希望大家还是要看到我们物管行业在疫情中展现的积极方面。
第一,这次疫情,让社会各层面的人对物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,意识到物业行业的价值所在。物业行业在中国大陆诞生40年了,已经算不上新兴行业。但一直低头、弯腰、夹着尾巴儿地活着,方方面面都不怎么受待见。不期而至的疫情,将物业行业推到守护生命,保卫家园的最前沿阵地。物业行业陡然被整个社会聚焦,大难当前,这些平素被忽略的日常工作彰显了它存在的价值,也以从来没有的姿态被大家认可:物业行业实施的管控行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顺畅,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和谐,媒体对物业行业的评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公正,物业行业的价值得以有机会被大家更客观的认识。
这种新的认识是由我们物业人面对疫情冒着生命危险而得到的,我们需要把在特殊时期与业主和社会各方面建立起来的“亲密”关系延续到正常经营状态下,继续我们在疫情期间的责任和担当。
第二,各地政府释放出一些利好政策来支持企业发展。目前来看,这次疫情对我国经济影响很大,20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,是“十三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。疫情过后如何尽快恢复经济,中央和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减轻经营压力的政策,并且由于物管服务企业在这次公共危机中的不凡表现,展示了它们所承担的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,这也引起了政策制定部门的关注。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各地政策,充分利用这些利好政策,尽快减轻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。
第三,物业行业抗周期性和抗风险性的属性显著体现。从收入端来说,物业服务合同周期较长,除了项目外拓和部分增值服务可能短期受影响外,物业服务的整体收入不会受太大影响。从支出端来说,为对抗疫情,我们采购了大量防疫物资,再加上人员特殊时期发生的额外费用,虽然短期内会造成经营成本上升,但是,全年来看,综合影响有限。
前段时间餐饮巨头西贝董事长说由于停业,西贝账上资金就够3个月的工资,其实对一个企业来说在停业情况下还能保障三个月的员工开支,这个企业的资金保障已经相当不错了。2月3日上班的第一天我就问了财务负责人,做最坏打算,到三月份疫情不能结束,我们工作还不能恢复正常,我们的资金能不能保障我们全国各公司的正常运行?财务负责人说:筹划好,可以保障。家里有粮心里不慌,面对这么大的灾情,我们还是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的。最近有很多朋友给我打电话说,看好我们物业的发展前景。以我在物业行业近二十年的摸爬滚打,我认为我们物业行业是朝阳行业,它的黄金期还远没有到来。这次疫情中物业公司表现出的社会责任和承担,让方方面面都重新认识到物业公司的价值。市场同时也释放出很多的机会。这些对我们都是利好的因素,我们一定要珍惜和把握,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。
第四,这次疫情显示我们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作为一家在全国13个省3个直辖市一个经济特区拥有5000名员工的物业公司,这些日子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。一方面我担心我们这些所有的从业人员的健康,因为每一名员工的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家庭,每一位员工的健康都是第一位的。我们服务在全国各地的200个社区,每天都会有数不清的人来来往往,这些平时最普通的工作,突然变成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。特别是武汉的两个小区,员工随时都面临被感染的危险,死亡成了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疫情如大考不期而至,我们的同事在危急关头不计得失,挺身而出,用自己的行动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。疫情重灾区,武汉和而贵的周常坤负责物资保障,他每天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满城筹集;严同庆不顾自己一家大小,作为多面手,哪个环节缺人手,他就随时补充到哪个环节;武汉合利的柯光明发烧,当确诊不是新冠肺炎之后就马上投入岗位;山东的刘海波坚持24小时吃住在滨州医院第一线;洛阳的王哲哲为了保障我们建设肺炎应急医院的客户的餐饮,连续四天几乎没有休息。
我们还有太多的同事都一直坚守在各自岗位,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做着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。就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物业人,在疫情到来时冲锋在前,勇于担当,为我们的广大业主筑牢一道道守护健康,保卫家园的生命防线,你们是这个和平年代里最伟大最无畏的英雄!我为我们所有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员工们骄傲。经过这次疫情的考验,我们都应该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们的团队,相信我们在疫情过后的工作中没有过不去的坎。